德魯里:提升船舶大型化經濟效益需各方合作
2016-03-16 11:39 來源:中國船檢
由于船舶噸位不斷加大,已超過了18000TEU,德魯里日前進行了“大型船舶運營對船公司、碼頭運營商、港口和供應鏈的影響”的模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規模經濟——這個曾是班輪業最主要的特點,它的功能性正在慢慢減弱。
自2009年以來,全球主要的班輪公司不約而同加入到建造大型船舶的“競賽”當中,希望以降低單位營運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照這個發展規模和速度,2016年將有53艘大型船舶投入運營。雖然大型船舶可以幫助承運人降低航行成本,而且節約的成本可以抵消更高的港口成本,但是總的系統成本節約還是很少的,甚至節約的程度還在下降。
大型船舶意味著對港口的需求也更大,碼頭必須滿足更深的吃水,這就需要進行堆場設施升級,提升工人水平以能夠有效處理不斷增加的貨運量。在對于“總系統成本”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船舶規模的擴大對于經濟效用正在遞減的供應鏈來說僅僅節約了小部分成本。
德魯里預計,即使船舶噸位沒有進一步增長,2016年準備交付的大型船舶的數量也將對碼頭資源產生影響,因為船舶的平均運載貨物的數量在增加, 集裝箱運輸將達到頂峰。
德魯里研究的主要發現有:
? 隨著船舶噸位上升到18000TEU以上,船舶經濟規模不斷遞減,船公司和港口總系統的節約成本只占運輸網絡成本的5%。
? 碼頭將承擔相當大的資本支出,以處理更大型船舶,碼頭堆場需擴大面積以避免港口擁擠。
? 大型船舶的經濟規模僅僅為整體供應鏈服務,所以需考慮碼頭生產能力是否與船舶噸位相一致。
? 船舶噸位持續擴大,會導致的風險有:
沒有明顯的成本效益,會降低貨主的服務頻率/或更少的選擇;
大型船舶體積大數量少,會給供應鏈帶來更高的風險;
更深的航道和更大的堆場會給環境造成影響。
德魯里總經理Tim Power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大型船舶投入運營,行業已進入一個關鍵階段,為了確保船舶大型化會繼續為整個供應鏈帶來效益,船公司和港口需通力合作,才能促使生產力得到改善。處理由于大型船舶港口裝卸貨設備帶來的操作成本,需要跨行業的努力和支持。供應鏈各方必須意識到,要使海上運輸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受益,相互間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班輪運輸的規模經濟繼續發展,那么未來船舶的訂造將不再由規模經濟推動,而是基于船公司對未來需求增長的評估。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結構性產能過剩對行業的困擾將大大減少。如果行業繼續整合,班輪運輸業可能會產生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