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熱點>船舶
船舶

歷史在重演,中國船企是時候“人才抄底”

2018-05-16 20:45  來源:國際船舶網


上世紀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造船從業人員大幅銳減,韓國三家船廠借此機遇,開始大量雇傭日本離職及退休技術人員,這為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韓國船廠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似乎正在重演。近年來,韓國船企裁員近40%。我國船舶工業在基本設計、新船型研發、生產管理以及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方面和韓國船廠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引進優秀的韓國技術人才和專家,對中國船舶工業技術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過去幾年,為應對持續走低的國際船市以及海工項目巨額虧損的危機,韓國船企大量裁減員工。韓國造船行業從業人員從2015年末的18.8萬人下降至2017年末的11.4萬人,兩年期間縮減7.4萬人,降幅近40%。

回顧歷史,上世紀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造船產量急劇下降,商船訂單從1973年的約3500萬總噸下降到1978年的365萬總噸,降幅近90%,導致了造船產能過剩和人員飽和的局面。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失業爆發,造船從業人員從1975年的124920名銳減至1980年的60941人,降幅已逾50%。

當前韓國造船業不容樂觀的失業危機并不亞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大批優秀科技和管理人員的失業為中國船企吸收國外相關人才提供難得的有利機遇。

引進吸收韓國造船技術與人才的關鍵是為我所用,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多變。概括來看,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

設立駐韓研發設計中心

中國船企可利用韓國大量裁員的機會,在韓國設立研發設計中心吸收科技人才,由于多數韓國人更傾向于在本國工作,更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引進。同時,中國船企還可定期派遣國內技術人員參與駐韓研發設計中心研發設計工作,作為企業技術培訓的一種方式,提高整體的設計研發能力。關于上述方式,日本企業早已付諸行動。2008年,日本今治造船在韓國釜山成立了一家名為SPD的子公司,主要聘用韓國技術人員開展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設計工作。

聯合組建專家咨詢團隊

由于大部分韓國專家是在單一領域深耕多年,而國內船企通常在設計、生產、管理等方面會有不同需求,少數專家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建議有需求的船企共同出資聯合成立公司,聘用韓國設計、生產等領域專家組建專家咨詢團隊。此種方式可減少船廠單獨聘請外籍專家的成本壓力以及外籍專家在國內的適應成本,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各船廠相應組建一支學習吸收力強、專業對口、有一定技術基礎的骨干隊伍專門和該咨詢團隊對接,推動技術措施及管理經驗的高效落實。

繼續鼓勵企業根據自身需要單獨聘請韓國專家顧問

聘請韓國專家顧問是較為直接的人才引進的方式,國內許多船企也有成功先例。除了聘用韓國退休專家外,韓國此次裁員中不乏高水平技術及管理人才,這些人才均可納入考慮范圍。(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  李星)

關鍵詞: 船企 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