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熱點>船舶
船舶

上海全面放開船舶工業外資限制 促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2018-07-12 12:2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上海發布了“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該方案在制造業領域取消了船舶設計、制造、修理等環節的外資限制。這是繼2018年版負面清單發布后,船舶制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放開在地區層面的落實。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全面放開了船舶工業的外商投資限制。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造船大國,但船舶制造也是被列示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之一。在此背景下,船舶開放外商投資限制會對行業造成多大影響?業內人士鮮少表現出十分樂觀的態度。

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陳繼紅分析,政策盡管已經全面放開,但吸引到的外商投資究竟能比之前多多少,最根本的還是取決于市場環境。

發改委在此前的政策解讀中也提及該問題。文件顯示,在船舶制造領域,由于全球產能過剩問題長期存在,外商投資企業可通過收購或入股的方式盤活現有產能,加強與相關企業合資合作,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由此可見,政策的初衷并非鼓勵外商來中國投入新的產能,某種意義上而言,是進一步消化現有產能,或者是以“新產能”代替“舊產能”。如果實施順利,這或將為船舶去產能帶來“破局之力”。

細分來看,文件對船舶設計、制造、修理等環節分別提出了預期的實施方向。

在船舶總裝建造領域,由于全球均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投資新建或擴建造船產能都會受到嚴格控制,投資行為應符合調整產業結構、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要求,外商投資企業可通過收購或入股的方式盤活現有產能;
在船舶設計領域,常規船型設計能力比較富余、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外商投資企業在高端船舶設計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可通過在華設立機構或與中資企業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在船舶修理領域,由于修船業具有投資大、勞動密集等特點,利潤空間有限,外商投資企業可根據投資回報、市場前景等因素,自主開展投資合作。

根據發改委的解讀,船舶工業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之一便是,在更高水平上展開國際合作,加快引進新的技術、經營理念、管理經驗等,促進船舶工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過去幾年,中國造船業經歷了艱難的“去產能”,在改革力求產業的轉型升級。從長期政策可以看出,船舶行業去產能、提質增效在未來幾年依然是發展主線。

引進外商投資顯然也不會與這一發展主線背離。文件指出,從制造環節看,放開外資股比或投資的限制,有助于船舶行業進一步整合資源、化解低端產能。

發改委的文件指出,全面對外開放不僅將有效整合國內資源,也將有效促進全球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因為我國船舶工業對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服務具有大量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為各國先進技術裝備和服務提供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外商投資企業在華投資經營,擴大出口,從而拉動全球產業發展。

“在全球船舶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我國船舶工業堅持擴大開放,有助于提升全球產業價值鏈水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經貿往來,推動全球船舶工業走出困境。”文件指出。

關鍵詞: 船舶工業 外資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