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熱點>船舶
船舶

2020年世界船舶工業:競爭、壟斷、智能化、綠色化

2020-02-28 14:15  來源:中國船舶報


2020年,航運基本面有望向好,造船市場新船成交量將比2019年有所回升,但仍然不抵造船完工量,全球手持訂單將進一步萎縮。主要造船國和地區競爭依舊激烈,船企仍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企業壟斷格局將進一步顯現。中日韓將加快推進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船舶工業轉型升級。


(一)全球手持訂單將進一步下降

當前,新船型的市場競爭優勢已然顯現,隨著航運市場基本面有所向好,船東對船隊的升級訴求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考慮到航運業中長期發展的不確定性,船東投資仍將普遍謹慎,同時肺炎疫情將對2020年經濟、貿易、航運等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拉低全球新船成交量,預計2020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將為6750萬載重噸,仍將高于2019年水平。

此外,根據克拉克松統計,2019年初全球手持訂單中計劃全年完工交付船舶10417萬載重噸,實際全年完工交付船舶9839萬載重噸,全球完工交付率為94.5%。按相同方式計算,近三年的完工交付率均值為85%。當前全球手持訂單中計劃2020年完工交付船舶10512萬載重噸,參考近年來的完工交付率,同時考慮肺炎疫情對制造業企業生產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內部分船舶存在一定延期交付風險,預計2020年全球造船完工量為9000萬載重噸左右。

預計2020年全球手持訂單難抵下降趨勢。當前全球手持訂單量為1.8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17.4%,自2004年以來首次觸及2億載重噸以下,與2008年的峰值水平相比更是大幅下降70%。考慮到2020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依舊不抵造船完工量,全球手持訂單量將進一步下降。

(二)主要造船國/地區競爭依舊激烈

中國船舶產業基礎雄厚,具有勞動力、技術、資本等綜合比較優勢,在油散集主力船型領域已經形成較大的市場影響力,高端產品具備相應建造能力,技術和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正由世界造船大國向世界造船強國邁進。但在短期內,受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中國船企接單難度將明顯增加,新船訂單可能流向日韓。當前全球造船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的競爭更加激烈,此次疫情無疑對中國造船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將更大。如果不能很好地保障生產進度,船東在下單訂造時有可能更多地考慮日韓船企,日韓船企也會采取積極措施策略搶單,中國船企接單難度將大大增加。

韓國造船業在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可以通過批量化建造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特別是在LNG船、VLCC、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端船型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同時,韓國積極推進智能船舶和智能船廠建設,確保領先競爭優勢。日本造船業的國際地位近年來雖有所下滑,但憑借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吸引著一批忠實客戶,日本將不斷優化散貨船等主力船型,鞏固和加強產品質量、經濟性能、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建造優勢,確保產品競爭力。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在大型郵輪等客船領域依然占據無可替代的地位,歐洲造船業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以修正總噸計,歐洲目前手持訂單量的全球份額為17%,是世界造船業發展的重要一極。

(三)造船企業經營難度依舊很大

中國方面,盡管中國船企紛紛進行高端轉型,發展多元產業降低經營風險,以及持續推進戰略性重組,但受世界經濟和航運市場復蘇動能減弱、新船市場深度調整的影響,融資難、盈利難、接單難等深層次問題目前仍然存在。此外,短期內肺炎疫情爆發一方面進一步加劇國內船海企業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通過人民幣貶值增加企業美元計價合同的收入利潤。從整體來看,2020年中國船企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韓國方面,現代重工集團得益于近兩年承接的批量化LNG船訂單將在未來陸續交付,2020年的經營狀況將進一步好轉。但對于三星重工等受海工影響較大的船企,雖然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正在逐漸顯現,但仍需一定的回調時間,經營壓力依舊很大。

日本方面,2020年,船企將同時面臨開工不足和盈利困難的雙重困境。全球造船市場疲弱,新船價格持續低迷,日本船企接單意愿不是十分強烈,手持訂單不斷萎縮,最多滿足未來2年建造工作,船企開工不足問題將更加凸顯,收入也將進一步下降。此外,勞動力成本高企、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優勢喪失等因素將使船企實現盈利更加艱難。

(四)企業壟斷競爭格局顯現

未來世界造船業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持續,企業壟斷競爭態勢進一步顯現。隨著主要造船國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實現落后產能淘汰出清,全球造船產能回落至1.5億載重噸,但仍遠高于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全球新船需求,世界造船業供過于求的競爭格局仍將持續,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深度調整期。此外,隨著新船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常態,造船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趨激烈,新船訂單將集中在少數實力雄厚的大型造船集團,世界造船業壟斷競爭格局進一步顯現。

面對全球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和造船集團巨型化的發展趨勢,政府和企業已經意識到合作是保持競爭力的主要方式,未來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和產業間合作。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船企建立合作關系,政府也將從優化產業鏈的角度,提供財政支持,鼓勵造船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除了合作以外,運營良好的船企將進一步兼并收購經營困難的船企或工廠,以增強規模效應。通過合作和收購,全球造船業的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五)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發展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造船技術深度融合,勞動力成本因素對于造船業轉移的影響力大幅減弱,技術因素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世界主要造船國將繼續加大科技研發,搶占技術高地。

中國方面,在航運市場發展自身需求驅動和外部形勢迫切要求下,圍繞動力推進系統的革命性技術變革、船型優化設計和船舶智能化系統研發等方面將進一步加快。綠色船舶方面,將進一步推動電動船舶和氫燃料電池發展,研發高效儲氫技術和研發氫內燃機。智能船舶方面,智能航行技術將從技術研發走向實船驗證,未來將推動集裝箱船、客渡船、公務船和消防等特種船智能化技術集成應用。

韓國方面,智能化方面,一方面將繼續加快建設智能船廠,充分利用5G網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另一方面不斷強化現有的智能船舶解決方案,在無人船舶領域積極布局;綠色化方面,將繼續發展LNG、LPG、鋰電池、燃料電池等動力系統;關鍵設備系統方面,將重點研發LNG船貨物圍護系統等LNG船關鍵系統,以繼續保持在LNG船市場的壟斷地位。此外,韓國船企還將繼續在冰級船舶等新式船型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以增強差異化競爭能力,搶占高端市場。

日本將致力于推動船舶制造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對船舶工業進行調整布局,以打造競爭新優勢。此外,國際航運和造船新規范、新公約、新標準密集出臺,船舶產品節能、安全、環保要求不斷升級,日本船舶工業將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在產品質量、經濟性能、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建造優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