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內河港口布局規劃(2017—2035年)》出臺
2018-10-09 13:33 來源: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日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內河港口布局規劃(2017—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重點明確了全省內河港口的發展定位與方向、分層次港口布局、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及主要作業區布局等內容。這是全省內河港口發展史上首個省級內河港口布局規劃,對指導全省內河港口集約化、規模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規劃》,江蘇省將通過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加強內河港口資源整合,促進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優化布局結構,提高內河港口與沿岸城鎮、產業發展的匹配性,加快江海聯運功能、連云港等海港功能向內陸延伸,構建布局合理、保障有力,與江海聯運港區、沿海港口高效銜接,與戰略、經濟、城鎮發展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內河港口布局體系,推動內河港口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規劃》明確,全省內河港口規劃為主要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個層次。徐州港、無錫內河港為主要港口,蘇州內河港、常州內河港、淮安港、宿遷港、揚州內河港、鎮江內河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鹽城內河港、連云港內河港、泰州內河港、南通內河港、南京內河港為一般港口。全省13個內河港口干線航道沿線共布局63個港區,重點打造27個主要作業區,其中具備鐵公水聯運功能作業區16個,支撐鐵公水聯運發展;具備江海河聯運功能的作業區6個,支撐江海河聯運發展;具備港產園聯動功能作業區16個,支撐產業發展。
主要貨種運輸系統港口布局規劃方面,江蘇省內河集裝箱運輸通道將在現狀淮安港、宿遷港、徐州港至太倉港,無錫內河港至上海外高橋等主要通道的基礎上,重點打造蘇北至連云港港、蘇北至太倉港、蘇南至太倉港等三大核心通道,不斷發展連申線鹽城到連云港港、南通到太倉港通道;內河港口煤炭運輸將以鐵路調入、海港調入和沿江港口調入為主,形成以徐州港、淮安港等為鐵路煤炭裝船港、以沿江沿海港口為煤炭中轉裝船港(沿海港區后方內河作業區),以各地區內河煤炭公用碼頭、電廠等企業專用煤炭碼頭為卸船港,以京杭運河、徐宿連航道、灌河、鹽河、錫溧漕河、錫澄運河、連云港港疏港航道、濱海港疏港航道、大豐港劉大線為主要運輸通道的煤炭運輸體系;內河進口鐵礦石運輸以從海港調入和沿江港口調入為主,形成以連云港海港后方內河作業區為中轉裝船港,以淮安、蘇州、無錫等內陸沿河鋼鐵企業專用碼頭為主要卸船港,以連云港疏港航道、鹽河、徐宿連航道、德勝河、楊林塘、錫澄運河等航道為海河聯運主通道的進口鐵礦石運輸系統;礦建材料運輸基本維持目前以蘇北徐州、淮安、宿遷、蘇南高淳、溧陽等為礦建材料運輸樞紐節點,以京杭運河、丹金溧漕河、蕪申線等為運輸通道的總體運輸格局。
結合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劃以及全省物流通道布局,《規劃》明確要重點加強5個內河干線通道的分區域港口布局,分別為京杭運河通道、連申線通道、淮河出海通道、通揚線通道、蕪申線通道,并預留依托徐宿連新通道規劃布局港口。京杭運河通道由京杭運河、芒稻河、丹金溧漕河、德勝河、錫澄運河、錫溧漕河、乍嘉蘇線等干線航道組成。沿線港口主要包括徐州港、宿遷港、淮安港、揚州內河港、鎮江內河港、常州 內河港、無錫內河港和蘇州內河港;連申線通道由連申線、鹽寶線、鹽邵線、劉大線、興東線、泰東線、錫十一圩線、楊林塘等干線航道組成。沿線港口主要包括連云港內河港、鹽城內河港和南通內河港等;淮河出海通道由淮河出海航道、鹽河等干線航道組成。沿 線港口主要包括淮安港、鹽城內河港和連云港內河港等;通揚線通道由通揚線等干線航道組成。沿線港口主要包括揚州內河港、泰州內河港和南通內河港;蕪申線通道由蕪申線、秦淮河、蘇申內港線、蘇申外港線、長湖申線等干線航道組成。沿線港口主要包括南京內河港、常州 內河港、無錫內河港和蘇州內河港。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