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反壟斷調查續:4大港口22碼頭凈利潤下跌,最高一家約降2.5億!
2017-11-24 14:04 來源:港口圈
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今年4月份以來開展的港口反壟斷調查處理情況。旋即,全國沿海39個港口將對照此次反壟斷調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自查自糾和切實整改。上海港、天津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四大港口被“點名”,要求大幅下降集裝箱裝卸費。
其中,上海港將從現有的595.5元/箱降至480元/箱,下調幅度為19.4%;天津港將從現有的530.3元/箱降至470.3元/箱,下調幅度為11.3%;寧波舟山港將從現有的620.53元/箱降至490元/箱,下調幅度為21%;青島港將從現有的575元/箱降至480元/箱,下調幅度為16.5%。

四大港口中,上海港七大集裝箱碼頭營收降幅約130982萬元,實際凈利潤降幅達77169萬元;寧波舟山港七大集裝箱碼頭營收降幅約110507萬元,實際利潤降幅達51523萬元;青島港三大集裝箱碼頭營收降幅約76479萬元,實際凈利潤降幅達22359萬元;天津港五大集裝箱碼頭營收降幅約22089元,實際利潤降幅9179萬元。
其中,上海盛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在此次降費中營收降幅將達33031萬元,2018年一年利潤“剜肉”近24773萬元。上海宜東由于以內貿箱為主,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鎮海港埠分公司全部為內貿箱,此次受發改委降費影響較小。
據測算,22個碼頭2018年營收降幅約34億元,與發改委35億元降費的標準基本持平。
同時,我們來關注一下國內兩大港口運營商在此次降費中所受影響。
招商局港口持有上港集團25.27%的股份,其應占收益占公司2016年盈利的約37%,假設以上港集團為例,約有40%的業務是受到整改方案減價的影響,若考慮最嚴重的情況,即一個TEU的收入降低20%,收入大概產生8%的影響,從而影響招商局港口整體的2%。而根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港集團2018年的盈利目標為113億元左右,主要貢獻利潤版塊除了集裝箱裝卸業務外,地產版塊也是重要貢獻。此次集裝箱裝卸費率下降,對招商局港口的業績有所影響,但是影響有限。
其次,我們來看中遠海運港口。上海港由中遠海運集團持股,不計入港口公司;中遠海運港口在寧波舟山港只持股寧波遠東碼頭,股比為20%,影響較弱;在天津港分別持股歐亞集裝箱碼頭和五洲國際集裝箱碼頭30%、28%,根據表中數據,影響不大;最大的就是青島港,中遠海運港口此前通過交易取得青島港國際約16.82%的股份,并合計持有青島港國際約18.41%的股份,也就意味著依據表中數據最終降低約4000萬人民幣,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中遠海運港口2018年利潤應該在4億美金以上,影響甚微。
分析認為,海運費占商品價值的11.70%,內陸運輸費占4.88%,保險費占2%左右,其他【包含訂艙費、EDI、預配信息費、箱單費、電放費、報關費】占1.67%,檔案費占0.83%,碼頭裝卸費(含目的港的裝卸費)僅占1.71%,四大港口集團降下來的費用對比收取的費用,僅下降0.2%左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港口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卻是一個巨大的壓縮。而保險費、內陸運輸費、海運費等任何一部分費用降低,都會比客戶實際的費用壓力緩解得多。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