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信息共享 實現意見協同 助力航運共渡疫情危機
2020-02-14 13:17 來源:海事服務
面對當前新冠疫情對航運業的沖擊和影響,2020年2月12日下午,中國航運50人論壇——“抗擊新冠疫情航運業對策在線研討會”舉行,業界領導專家積極發表應對建議,為身處疫情影響的港航業探討出路。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寶晨在此次網絡會議上做了發言,他認為新冠疫情當前對航運業主要有三方面影響,并就此針對性地提出了航運業應對新冠疫情的意見和建議。
張寶晨介紹道,中國航海學會正在聯合中國船東協會和中國港口協會一起收集并整理針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航運業的影響和著眼年內與中長期的建議。根據到目前為止收集的情況,新冠疫情當前對航運業的影響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港航企業多數處于階段性虧損狀態,后續影響值得觀察;二是船舶和港航企業的運營遇到多重困難,主要表現在進出港、在港作業、檢驗檢查換證、修理、供應、船員更換等多方面;三是疫情發生之后,特別是近期由于開工不足和復工不到位,導致到港貨出不去、進港貨到不了港,港存貨物大量積壓、物流鏈接續不起來。
針對新冠疫情下航運業的突出問題和可能受到的影響,張寶晨主要從兩個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疫情防控期間的五項建議 ▼
一是,充分考慮航運業和廣大船員的實際情況,針對運營方面比較普遍和突出的問題,為船舶運營和正常操作提供便利性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規支持,包括對涉外的溝通與協調。
二是,加強政府和行業組織有針對性的港航業防控疫情指導和信息支持,采取方便有效的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三是,協調國內石化、鋼廠、糧商、電廠等貨主和國內主要航企,共同制定生產經營和運輸保障計劃,相互支持,抱團取暖,共渡時艱。
四是,對復工的突出性和普遍性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
五是,號召港航企業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政府進一步加強監管。
▼ 關于疫后的五項建議 ▼
一是,針對疫情影響,研究對航運企業在金融支持、稅務減免、港口費率優惠、社會保險階段性減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如降低企業稅收和銀行貸款利率、延遲還貸時間等。但這方面的問題,可能比較復雜,因為在疫情影響過程當中,各行各業均受到影響,可能有些行業比航運業受到的沖擊更為嚴重。所以我認為航運人不應單講困難,還要研究透徹航運業特殊的情形。
二是,對可能造成病毒傳播的貨物集中到港要有所準備,因為現在開工不足造成的影響,暫時無法恢復正常運營,但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是既定的,后續可能會有所反彈。
三是,吸取本次疫情應對的經驗教訓,評估港航業應急制度、體制、機制和力量,建立能更加有效應對水運突發事件的體系。
四是,提升對航運業重要性的認識,研究如何進一步發揮水運優勢,包括海員政策、航運政策等。這是一個長期問題,核心是航運體系現代化和真正實現轉型升級。
五是,加強科研,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應用,加速我國和全球智能航運發展。智能航運可以進一步釋放航運勞動生產力和效率。這次疫情證明,很多事不一定用我們現在的監管模式和方法,比如推行多部門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廣泛應用非接觸式的監管措施等等,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最后,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張寶晨建議各有關方面加強信息共享,盡可能實現意見建議協同,同時呼吁業界攜手共進,共同渡過此次疫情危機。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