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離港從2天變2小時,上海這個“窗口”成功吸引了世行注意
2019-04-12 13:02 來源:第一財經
服務企業28.9萬,貨物申報數401.6萬,船舶申報數10.4萬……在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一樓的電子屏幕前,就可以實時監控上海口岸業務情況以及全球船舶的坐標位置等。
這個2014年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上海自貿區2013年掛牌后貿易監管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借助這個窗口,企業可減少重復申報項目,簡化申報流程,從而節省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
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的具體實施單位——上海億通總經理助理衛小明今日向記者介紹,一家企業從前若是辦理船舶離港手續,一般需要跑到窗口現場辦理蓋章,并把紙質許可證送到船長。而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可以將辦理時間從2天減至2小時。進口貨物申報也從1天縮短至半小時。
來自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最新數據顯示,單一窗口共有包括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進博會專區等在內的10個功能板塊,處理全國近1/3的進出口貿易量,對接22個部門。目前,上海口岸100%的貨物申報、全部的船舶申報和出口退稅業務,都已經通過單一窗口辦理。
由于長三角的口岸腹地和區域特點,目前該平臺累計服務的28.9萬家企業中,超過七成企業來自長三角,這個數據也和該窗口未來三大重點發力方向之一——服務長三角相符。
衛小明表示,從去年6月開始,他們就開始加大力度推進區域物流服務,長三角三省一市也在為共同的標準進行溝通。“上海因為是首創,所以像一個試驗田,去年開始,三省一市已在合力推進統一的架構來實現互聯互通。”他表示,單一窗口希望借助更便利的通關物流來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不只是服務長三角,世界銀行去年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強化培訓,促進改革》中,“跨境貿易”領域也和中國營商環境的總排名一樣,躍升了32位。報告指出,中國在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的改革亮點頗多,幾乎所有指標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取消行政性收費,壓縮了“跨境貿易”的時間和成本;出口單證合規時間從21.2小時降至8.6小時……
衛小明透露,就在下個月,世界銀行的專家會對單一窗口今年的重點推進業務進行考察。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