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甬舟大通道建設規劃獲審議通過 浙江打造六位一體交通樞紐
2016-12-08 11:04 來源:中港網
12月5日,浙江省政府舉行第77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規劃。這是目前浙江省開放發展最全面、最深化、輻射面最大的一個規劃。
何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
義為義烏,甬為寧波,舟即舟山。義烏以“小商品”起家,如今已是擁有雄厚貨源基地的國際商貿城。舟山是長江流域和長三角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而寧波,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始發港。
整個義甬舟開放大通道,以寧波舟山港、義烏陸港、甬金高速、金甬舟鐵路為支撐,著力建成集江、海、河、鐵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體的多式聯運的綜合樞紐,形成內暢外聯、便捷高效的大交通體系,充分彰顯大通道的綜合優勢。
言下之意,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建設,就是要將義烏和寧波舟山港連接起來,通過大通道建設,實現強強聯手,建立起“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格局。
義甬舟大通道怎么建
今年10月,時任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的袁家軍曾主持召開該通道建設第二次聯席會議,里面就提及了這是一個“1+4+N”規劃和方案。當時,他就指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規劃是浙江開放發展最全面、最深化、輻射面最大的一個規劃。
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車俊車俊5日在會上強調,建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要進一步突出“一帶”即大通道建設,著力建成集江、海、河、鐵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體的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內暢外聯、便捷高效的大交通體系,充分彰顯大通道的綜合優勢。要進一步突出大通道對外開放、輻射的作用,全面推動義甬舟空間融合、體制融合、功能融合,暢通向西出境和向東出海通道,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連接與輻射沿線國家與周邊省市,實現聯動發展、共贏發展。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聯動發展,逐步形成縱向分工協作、橫向錯位發展的格局,建立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市場體系,共同把大通道建成國際商貿物流功能突出、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城市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明顯、開放型經濟體制健全的戰略性開放大平臺。
這條大通道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以前,我們要去北侖港區提空箱,到義烏裝滿貨后再通過公路或鐵路將集裝箱運往港區。現在通過這條大通道的建設,可以直接在義烏提還集裝箱,起碼能節省一半時間,還能省下油耗等各種經濟成本。”義烏市國聯物流總經理薛國聯介紹,“除了提還箱,無水港還衍生出甩掛等業務,使這條運輸產業鏈更為完善。”
不僅如此,義甬舟大通道也是浙江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平臺。
在今年10月公布的《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2016-2018年)》中就提出,打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以義甬舟大通道為主軸,構建以水陸空多式聯運為支撐、綠色智能安全為特征的集疏運體系。
“通過義甬舟大通道,建立連通寧波舟山都市區和金義都市區的經濟走廊、開放走廊,對內輻射長江經濟帶,對外輻射‘一帶一路’。”在浙江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看來,“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還可以帶動沿線區域產業發展,讓沿線城市的功能布局得到優化,達到以線帶面的效果,最終形成一條都市經濟走廊。
另據報道,11月14日上午,浙江省海港集團與義烏市國資委正式簽約,完成義烏港與浙江沿海港口融合發展工作。此次資產整合有效推動了浙江省范圍海港整合,是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加快浙江全省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義烏影響深遠。五港融合有利于實現“義烏港”與沿海港口同享貿易、物流、通關等便利措施,推動義烏融入浙江省發展戰略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
兩關兩檢全面互認兩港互通在望
車俊表示,建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要加強與國家部委的對接和要素支持力度;強化改革引導,積極推進“兩關兩檢”全面互認、“兩港”互通,進一步簡政放權;強化監督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兩關兩檢中的兩關是指杭州海關和寧波海關,該通道中義烏舟山和寧波分屬杭州海關、寧波海關管轄,而兩檢是指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義烏、舟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屬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管轄,寧波境內屬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管轄。
此前的2013年10月25日,杭州海關、寧波海關、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浙江省域通關單無紙化聯網核查試點工作的公告》,共同決定自11月1日起在浙江省域內全面啟動通關單無紙化聯網核查,全年可為企業節省口岸通關代理費用2500多萬元。
“兩港”是指義烏陸港和寧波舟山港。一旦實現“兩關兩檢”全面互認和“兩港”互通,對企業意義重大。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