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于招商國科:港機新能源時代的風口何在?
2024-03-05 21:58 來源:招商國科
馬士基集裝箱碼頭公司(APM Terminals)和迪拜環(huán)球港務集團(DP WORLD)最近發(fā)布的白皮書預測,電池驅動型集裝箱裝卸設備(Battery-Electric Container Handling Equippment)正處于突破風口之中。
港機的使用現(xiàn)狀(Status Quo)
在全體港口從業(yè)者致力于實現(xiàn)凈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消除集裝箱裝卸設備的氣體排放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全球集裝箱裝卸設備車輛估計有100,000-120,000輛,每年排放1000萬至1500萬噸二氧化碳。對于碼頭運營商來說,這可能占據其范圍1和范圍2排放總量的50-60%。
中國港口行業(yè)運力漲勢大,正面吊、堆高機、集卡、叉車等各類港口設備不停運轉,在追求經濟效益之時,減少碳排放也被提上日程。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機械行業(yè)穩(wěn)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確指出,聚焦港口等典型應用場景及川藏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需求,開展電動挖掘機、電動裝載機等電動化產品的示范應用等。
由于接觸式供電集裝箱裝卸設備只能在有限范圍內移動,因此為其提供動力相對容易。然而,對于行駛范圍更廣泛的非接觸式供電集裝箱港機,如跨運車、碼頭牽引車和堆垛機,脫碳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
此外,高成本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礙。由于電池成本高且缺乏規(guī)模,電動集裝箱跨運車的設備價格預計高出50%,電動集裝箱正面起重機高出70%,電動碼頭牽引車甚至高出150%。此外,還需考慮充電基礎設施成本以及額外的充電停機時間。
光明的前景(Positive Outlook)
盡管如此,該白皮書勾勒出一個光明的未來。它明確了四個可以縮小電動裝卸設備總體擁有成本差距的因素,包括規(guī)模普及、標準化和模塊化、減少充電停機時間,以及政府和客戶的激勵措施。該文還指出,只要整個行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運營商、原始設備制造商、港務局、政策制定者和客戶等)共同行動,這一局面將很快迎來春天。
如果這些措施能在未來幾年內實施,電力驅動的港口運營模式將以超出許多運營商想象的速度變?yōu)槌B(tài)。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