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海商法教學與研究論壇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
2017-05-09 11:27 來源:航運界
5月6日,“2017年全國高校海商法教學與研究論壇”在上海海事大學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主辦,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中國海商法協會海商法律專業委員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海事國際私法專題研究委員會承辦。
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施欣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這是全國首次海商法教學與研討論壇,在“一帶一路”偉大倡議背景下,本次論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前瞻性。
論壇由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國華教授主持,我國海商法領域的著名專家司玉琢教授、尹東年教授、於世成教授、蔡存強教授、楊召南教授、姚洪秀教授、胡正良教授、郭萍教授等出席論壇。來自全國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集美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2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專家學者與會,就“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商法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及內涵”主題展開了廣泛深入地交流和探討。
頭腦風暴:怎樣教好海商法課程
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麗新教授認為,通過案例研析法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麗英教授指出我國海商法教學內容的體系性仍顯單薄的現實問題,建議擴大教學體系范圍,完善海商法專業學生的法學知識結構。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郭萍教授比較了英國、美國、新加坡與國內高校海商法專業和課程設置的異同,提出應明確涉外型、復合型、創新型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區分培養等合理化建議。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年特聘研究員認為,一帶一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與上海自貿區建設過程中,國家對于系統掌握海事海商法律專業知識的涉外復合型和專業型人才的需求將明顯增加。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馬炎秋副教授分享了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的有關經驗。上海海事大學講師鄭睿博士介紹了海上保險法課程雙語教學的具體實踐。
各抒己見:如何更好地培養海商法人才
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良教授詳細闡釋了《民法總則》對海商法修改的重要影響。武漢大學法學院張輝教授認為,海商法學科應當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謀求全新的發展路徑,以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間合作為視角,分析海上互聯互通的現狀、問題及推進方式。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馬得懿教授建議在海商法課程教學中采用海商法經典文獻講會模式,推動法學教育書院制改革進程。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曾二秀教授提出了海商法人才的素質要求、國外聯合培養等有關設想。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法學院聞銀玲副教授認為,各高校應當重點關注海商法的實踐教學活動,著力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李鳳寧副教授就該校海商法中英文課程教材的選取、課程內容的組織安排、多媒體和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吉林大學法學院的姚瑩副教授分享了其在綜合性高校任教海商法課程的心得和體會。廣州航海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敏副教授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該校海商法學科的專業定位、培養機制、合作辦學、人才引進等方面情況。寧波大學法學院陳海波博士認為,應當借助海事法院、港口等區位優勢條件,從提倡閱讀、強化外語、增強實踐等多個角度入手,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咖觀點:增強海商法實踐性教育 建立大海法體系服務國家戰略
上海海事大學尹東年教授和大連海事大學原校長司玉琢教授都認為,海商法是實踐性、國際性極強的專業學科。在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在海商法教學中應增強教師隊伍的實務經驗,并有針對性地通過外聘、邀請航運業內著名企業家、律師等進校授課的方式,使學生們在學習中將理論充分聯系實際,同時掌握最新的航運市場信息和動態。
此外,司玉琢教授還表示,當前,我國正在加緊建設海洋強國、海運強國、“一帶一路”及海事司法中心。為服務好這些國家戰略,有必要梳理全部涉海法律法規,對涉海刑法和行政法進行完善,建立大海法體系。
上海海事大學原黨委書記於世成教授積極評價了《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訂。同時他認為,由于航運市場出現大規模整合、重組等新的變化,對目前我國的航運監管來說是新的挑戰,希望國家能夠盡快推進《航運法》立法有關工作。他還建議航運公司需理性面對緩慢復蘇,切莫“頭腦過熱”,從而造成運力供求的進一步惡化。
上海海事大學原副校長蔡存強教授表示,中國高等海事教育,尤其是海商法教育在服務航運中心建設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航運軟實力是評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大力培養海商法專業人才,對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及海運強國、造船強國和海員強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國海商法教育聯盟”成立
與論壇同期舉行的,是由上海海事大學發起的“中國海商法教育聯盟”成立儀式。《中國海商法教育聯盟宣言》獲得通過,全體與會代表在該宣言上簽字。
全國高校海商法教學與研究論壇的成功舉辦,有利于整合海商法教學與研究領域的優勢資源,探索學術創新,薈萃精品成果,打造聯動平臺,進一步完善卓越涉外航運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培育出更多系統掌握航運、金融與法律知識、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海事規則、能夠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捍衛國家海洋主權及重大利益的專業化高端人才,進而推動我國航運法治建設進程。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