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港口>信息化
信息化

港口企業怎么“+”互聯網

2016-07-05 11:18  來源:中船通


2015年,“互聯網+”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各個行業競逐“互聯網+”大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互聯網+制造業”,明確了中國經濟轉型的路線。就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強調,“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對于港口行業來說,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港口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發展成果與港口運行深度融合,打造“互聯網+港口”模式的智慧港口,已經成為新時期港口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

“互聯網+港口”模式正在積極地探索中發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連云港港口運用“互聯網+”技術,港口內開發了一個手機終端,通過手機終端可以隨時掌握港口內作業的實際狀態,不僅方便了港內職工,客戶也可以通過這個終端獲取作業信息,掌握市場的狀態變化。其通信公司開發的“iPort港務通”軟件,將實現服務功能的一站式管理,不僅節省了人力,也可以起到實時監控的作用。

廈門港開發了智能理貨操作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改善了智能物流調配體系,運用“互聯網+”實現跨地區電商服務,這個系統能自動識別和核對集裝箱拖車號、箱號箱損、艙位圖等信息。大幅降低了操作成本,并且提高了服務效率,推進了廈門港智慧港口的建設。

天津口岸首創性的運用了“互聯網+”免費報關,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可實現報關信息傳輸、海關接受申請、海關審結放行、貨物裝船的整個過程。

大連港通過“互聯網+”自主研發的TOP+系統,即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操作系統,推進了港口碼頭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TOP+系統利用“互聯網+”搭建統一的應用平臺,有效的解決了跨港之間生產中的數據傳輸難點,TOP+系統可完成與口岸社區系統的良好融合,運用互聯網實現各級用戶的預約、申請以及查詢服務。

日照港利用物聯網技術建造了港口集疏運的管控平臺,集成應用GIS、GPS、CPRS、RFID、無線車載終端、自動過磅等多種新技術,建造了可視化的智能管理平臺,可以對生產組織過程里的計劃、生產過程、調度等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生產指揮的可視化,這改進了傳統的貨運方式,使得港口的吞吐能力以及集疏運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個平臺的建造,使得碼頭利用率提升7%,礦石堆場的利用率也有大幅提升,效率也大幅提高,每年可以減少人工成本至少600萬。

青島港構建了區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了國檢,海關、貨代、船公司的多方數據共享。通過處理大數據的方式形成互聯網模式的新形式管理,有力打造了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物聯網示范工程之一。

互聯網與港口行業的結合可以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優化運作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保障港口的穩定、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互聯網+”是實現“智慧港口”的基礎,也是信息化時代港口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互聯網+港口”模式的現代港航物流業務也必將進入常態化發展。
關鍵詞: 智慧港口 互聯網+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