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實體經濟 成就實業報國——記嵐橋集團董事長、總裁葉成兩會期間"日照提案"
2017-03-13 11:04 來源:人民網
2017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嵐橋集團董事長、總裁葉成做客人民網,以“發展實體經濟 成就實業報國”為主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嘉賓葉成:謝謝,網友好。
主持人:今年兩會期間您帶來什么提案,跟我們分享?
嘉賓葉成:這次參加兩會我帶了三個提案:一個提案就是原油國家儲備以及發展戰略。第二個提案是港口審批程序簡化。第三個提案是港口港建費征收,因為港口港建費已經征收了30多年了。
主持人:您這次帶來了三個提案,我聽到您提到了要發展原油商業儲備,我們知道原油儲備是國家戰略,對于發展這個思路您怎么考慮的呢?
嘉賓葉成:原油儲備對我們國家安全是很重要的戰略儲備,現在儲備這塊主要由我們中國的三大油來儲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要全部放開石油、電信以及國家能源。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原油儲備應該向社會以及有條件的企業放開,也是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及我們的商業儲備是有利的。
主持人:其實是在很好的契機下我們發展這個方向。
嘉賓葉成:現在從發達國家商業儲備來講,已經到了120天的儲備,我們國家現在的儲備,以及到我們國家第三批儲備,實現的天數只有30.7天,遠遠滿足不了國家戰略儲備和實際的天數。所以我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為國家儲備、商業儲備以及市場的積蓄完全放開,因為現在原油的進口已經占到全國60%,需要從海外進口,所以這個量是巨大的。
我們的石油工業聯合會的一個數據,到2020年原油儲備進口要突破4.5億噸,這個量也是巨大的。2016年我們原油進口已經超過了3.8億噸,今年可能要突破4億噸。國家給了山東一部分民營企業的原油資質,可以說原油的進口對國際市場舞臺也是一個破冰之路。下一步有條件的企業能夠搞國家儲備,這也是國家給的一個條件。

嘉賓葉成: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中之重。我認為實體經濟對我們國家來講至關重要,中國人口眾多,13億多人口,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要重中之重的發展實體經濟。發達的經濟體他們現在開始在工業化,美國現在正在把制造業怎么想辦法引到美國去,這說明對于實體經濟大家都認為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對實體經濟的措施辦法,就是大力發展中國的實體經濟。我認為是必要的,是恰逢其時。
主持人:我們發展實體經濟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壓力和困難,您認為現在主要面臨的困難是什么?
嘉賓葉成:我認為實體經濟的困難主要是當前實體經濟的利潤太薄,薄到什么程度?就跟刀片那么薄。薄的原因:第一,現在市場一些產品從質量來講,以及從數量來講,都遠遠達不到市場的要求。第二,從用工一直到在工業制造當中的費用逐步在增加。第三,現在利潤處在低谷的時候,所以實體經濟遇到了大困難。
主持人:您認為如何化解呢?
嘉賓葉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從金融方面,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以及現在降費降稅,還有五險一金,怎么在合理的情況下降低。我認為這是雪中送炭,對實體經濟是一個春天,要抓住這個機遇。
主持人:作為企業自身來說又是如何克服和解決的呢?
嘉賓葉成:嵐橋集團實體經濟有兩大塊,一塊是港口物流,一塊是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現在主要是嵐橋港,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港口,我們有40萬噸的礦石碼頭,另外還有15萬噸、20萬噸的。嵐橋港是一個綜合性的碼頭,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我們應該想辦法降低用戶的一些成本,從服務角度上給他們有利。
我給我們嵐橋港提出一個座右銘“:用戶就是我們的親人”。親人是什么?衣食父母、兄弟姐妹,這是我對嵐橋港提出的這么一個口號,在嵐橋港我開心,我放心,我安心。就和到了家一樣,感到溫暖。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來合作共贏。中國有句古話“君子成人之美”,只有每人之美才能每每與共,也就是四個字“合作共贏”。
主持人:也是我們企業發展的理念,合作共贏。剛才您也提到我們企業布局是在石油化工方面,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當時發展的思路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嘉賓葉成:你提的這個問題特別好。作為港口和石油化工是我們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投資大,特別港口這塊投資大,回收時間長,還有石化產業也是投資大密集型的一個工業,技術性、密集型都是很重要的產業。在我國,基本上就是大國有企業來主導,但是我們嵐橋集團卻發揮了本身的優勢,成為了40萬噸碼頭。40萬噸碼頭在全國只有5個港口,我們作為民營港口,就是其中一個。
另外,我們有大型的泊位,船舶大型化,這樣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對用戶來講能夠給他帶來巨大的利益和效益。作為石油化工來講,我們從設計規劃,嵐橋石化有500萬噸的原油加工能力,我們也拿到了原油進口資質。
嵐橋石化優勢在哪呢?我們從石化產品產出到運輸到港口距離是1000米,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降低物流成本。進口一噸原油,從靠港費到中轉費,再加400公里半徑的運費,加起來得需要200塊錢一噸的物流成本,這樣嵐橋石化自己有港口,從靠港一直到中轉到倉儲,每噸200塊錢的物流成本就能夠處理,這樣我加工100萬噸的原油就能多賺2億,500萬噸就是10億。也就是說嵐橋石化的優勢就是有我們自己的港口,前港、后廠,產品原料都在港口,這樣的話就有一個核心競爭力,什么叫核心競爭力呢?我認為別人沒有的我有,這就叫核心競爭力。
主持人: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嘉賓葉成:也就是說嵐橋這兩個產業的優勢所在,港口作為嵐橋港來講投資確實巨大,但是我們現在以船舶大型化、泊位新型化的兩大能夠降低很多物流成本,所以和周邊的港口相比,我們就有核心競爭力。
主持人:您剛才聽到這兩塊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從這兩塊又獲得了哪些收益呢?
嘉賓葉成:第一,能夠為我們國家“一帶一路”做貢獻,剛才我也想說到“一帶一路”,特別今年的5月份,我們中國政府要在北京主辦一次高層級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樣對我們嵐橋集團來講是千載難逢的巨大的機遇。
我們有嵐橋港,在澳大利亞有達爾文港,也是澳大利亞北部最大的深水港。另外,我們在美洲巴拿馬運河有瑪島港,嵐橋集團現在有三港互聯互通,這對我們來講是很大的機遇,要抓住這次中國舉辦高品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的機遇。

嘉賓葉成:我們中國和澳大利亞2015年12月20日中澳自貿協定已經通過,對“一帶一路”,對中澳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因為用三年時間,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進入中國慢慢的零關稅,我們很多產品從中國進入澳大利亞也慢慢的零關稅。特別是澳大利亞的一些高品質的農副產品進入中國,還有海產品、牛羊肉、奶制品以及紅酒,還有一些牲畜、活牛進口到中國,這是巨大的一塊市場。
另外,中國有產品,特別是我們的一些去產能的產品、一些日用品都可以借助中澳自貿協定慢慢的實施零關稅,進入澳洲這個市場,從而達到共贏。堅持共享、共建、共商,對“一帶一路”的沿線這些企業也好、國家也好,帶來巨大的利益。
主持人:通過這個會的召開能夠帶來更多的利益。“一帶一路”提倡了三年多的時間,您感覺到這幾年我們有沒有發生一些變化呢?
嘉賓葉成:這三年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對于“一帶一路”來講,沿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現在我們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有了這些國家的市場。
另外,我們好多中國的產能、過剩產能就進入了這些國家。因為現在“一帶一路”不是說每個企業、每個國家,它是沿線,構建了沿線大通關的機制,都得到了很大的實惠。
主持人:我們這塊接下來還有什么布局嗎?
嘉賓葉成:嵐橋集團2014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最大的天然氣公司,有三個氣田,儲量也是最大的。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離港口160公里,我們在產的有一個氣田,還有未產的兩個氣田,我們把原氣銷往大的燃氣加工廠。中國市場現在也需要清潔能源,我們就可以價廉物美的進入到國內市場,也就是自貿協定帶來的巨大利益。
我們成功收購了新西蘭的RMK油田,這個油田也是儲量巨大,新西蘭和我們中國的自貿協定已經實施了,作為嵐橋集團有石油化工生產、有煉油,在我們自己自用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對口到國內,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我們也抓住了“一帶一路”的機遇,2014年嵐橋集團在大連重工建造了三條VLCC30.8萬噸原油船,它是節能降耗型的。我自己有個想法要國油國運,因為中國現在每年進口,到2020年肯定要超過4.5億噸的原油,現在我們集團建造了30.8萬噸的原油船三條,2017年全部交付,進入了國際市場。2014年那個時候,大船的訂單是很稀少的,嵐橋集團下決心在大船下了訂單,是為了支持我們振興工業基地,另外,對“一帶一路”來講也是能夠為我們中國貢獻力量。現在我想就是國油國運,把原油運到國內去。因為嵐橋港正在建30萬的原油碼頭,也在建500萬噸的原油儲備,這樣能夠“一帶一路”,能夠共建、共享、共商、合作共贏,能為沿線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也能夠為我們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對嵐橋也帶來很大的利益。
主持人:您剛才說的非常好,共享共建也是為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今天非常感謝葉委員作客我們演播室,感謝您的關注,再會!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