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港集團50億入股上港集團盛東公司合作開發洋山港
2018-11-01 13:26 來源:上港集團
上港集團(600018)近日發布消息稱,為繼續推進小洋山區域綜合開發,董事會同意浙江海港集團以現金人民幣50億元對上港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東公司”)進行增資;董事會同意聘任張欣、張敏為為公司副總裁。增資后,上港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分別持有盛東公司80%和20%股權。
由于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此次合作也就意味著兩大“宇宙”港口集團達成重大資產合作,為共同推進包括小洋山北側在內的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與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洋山港極為特殊的一點是,其行政權屬歸浙江,經營管理權歸于上海,是兩省市合作的產物。2017年,浙滬兩地簽訂了《關于深化推進小洋山合作開發的備忘錄》、《關于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合作協議》,《備忘錄》明確小洋山的開發將“以資本為紐帶,以企業為主體,通過股權合作方式,穩步推進小洋山區域合作開發,實現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展開。
后續,小洋山區域的開發合作,將以盛東公司為主體。截至2018年6月30日,盛東公司總資產121.41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5.12億元,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5.20億元,是上港集團旗下凈利潤最高的集裝箱碼頭公司。
杭州灣口外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區,位于浙江舟山嵊泗崎嶇列島以北,距上海市南匯蘆潮港東南約30公里的大海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幾個島嶼組成,平均水深15米,是距上海最近的天然深水港址。隨著2017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的正式開港,目前上海港洋山港區的一二三四期工程開發已基本完成,現由三家碼頭公司分別進行經營管理:
負責經營管理洋山深水港區一、二期碼頭的是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立,公司于2005年5月31日正式成立。
負責經營管理洋山深水港區三期碼頭的是上海冠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專業化集裝箱碼頭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18日。上海冠東碼頭岸線全長2600米,擁有7個7~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碼頭前沿水深-17.5米,碼頭年設計吞吐能力500萬標準箱。港區陸域縱深913米,陸域面積達238.13萬平方米。
負責經營管理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的是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也是該集團唯一一家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企業。洋山深水港區四期,采用國際上最新一代的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設備和一流的自動化生產管理控制系統,整體實現無人化智能碼頭,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總用地面積2.23平方公里,其中正在申請納入保稅港區擴區范圍的有1.67平方公里。碼頭岸線2350米,設計年吞吐量630萬標準集裝箱。目前已建成集裝箱深水泊位7個,其中7萬噸級2個、5萬噸級5個;自動化箱區61個,非自動化箱區8個(危險品和超限箱區)。
據悉,今年6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謝峰介紹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相關情況。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區域港航發展協同,強化長三角區域港航協同發展機制,加快推進小洋山北側岸線聯動開發,鼓勵以港航龍頭企業為主體開展區域合作。
隨著此次浙江海港集團以50億元持股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20%股份,上港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聯手合作開發包括小洋山北側在內的小洋山港區,進入實質層面。
另據資料顯示,201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范圍包括舟山群島新區全域和寧波市北侖、鎮海、江東、江北等區域,陸域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區位優勢獨特,深水港口資源豐富,江海聯運服務優勢明顯,大宗商品中轉儲備交易基礎良好。國務院批文要求舟山加快發展江海聯運,完善鐵路內河等集疏運體系,增強現代航運物流服務功能,提升大宗商品儲備加工交易能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航運服務基地和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創建我國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示范區。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與發展,目前舟山江海聯運取得了長足發展。未來,如果滬浙兩方開發建成舟山嵊泗的小洋山北側江海聯運的國際樞紐中心,與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現有業務,在貨類方面錯位發展,將形成良好互動。
-
暫無記錄